我院开展“心灵启迪—走向人生成功”系列交谈会

发布时间:2020-06-25 来源:必威BETWAY官网 浏览次数:

疫情持续这么久,为什么疫苗却迟迟没有研发上市呢?6月24日下午,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凯与本科生线上开展以基因编辑婴儿为主题的交流会。

“心灵启迪—走向人生成功”系列交谈会是我院的特色活动,旨在通过业内名人与学生交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且本次活动为第二期。

姚凯教授从当下疫情热点问题切入,指出疫苗上市前需要经过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等完备的系列实验,以避免产生副作用而引发伦理纷争,所以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最近的热点伦理问题就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违背了伦理与道德,引发了生命科学界的谴责和抵制,争论核心在于“基因编辑避免疾病的同时,脱靶效应带来的难以预测的危害可能会随着遗传对人类基因组产生不可估计的破坏。”基因编辑技术其实不难理解,姚凯教授形象的给同学们讲解,“简单来说就是敲除某个致病基因,使人体不再患某种疾病 ”。接着他以小白鼠为例重点讲述了脱靶效应带来的危害,加深了同学们的思考。

生物技术1801的齐江发听到此处在聊天框提问:“脱靶效应有什么办法预防吗?”“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美的解决脱靶效应,只是一直在优化中,脱靶效应伴随着基因编辑。”,姚凯教授回答说。“可否使用基因编辑来调低致病基因表达?”“能否在体细胞水平编辑?”……学生们纷纷提出疑问,姚教授耐心详细解答。基于这些问题,姚教授又举出了邓宏魁等科研人员运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为什么后者被大家广泛认同和称赞呢?因为他是成人水平“治病”,而贺建奎的研究是婴儿水平“改造”,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病并没有违背伦理道德,让同学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姚凯教授总结道:“伦理道德问题伴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们生命科学的学生不论做什么实验,以后进行什么研究,都要首先注重科技与伦理道德的问题,不要走偏。”

上一条:我院召开全院师生理论学习会议 下一条:我院开展首届“研本导学”考研经验交流会

关闭